初冬本是农闲时节,可枞阳县金江特种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方爱春却闲不住,从合肥渔博会摘得金奖回来后他就在考虑,稻虾田里最后的亩水稻正在收割,该开始年终盘点了;小龙虾虾苗正处于幼苗期,要加强管护,不能冻着了;何师傅的家庭农场在改造,也要抽空上门去看看……
“合作社种了一千多亩稻虾田,亩产小龙虾斤、稻子约1斤,加上出售的泥鳅苗、虾苗等,今年的收入差不多有多万元。”望着脱粒而出的饱满稻谷,拄着拐杖在田野间奔波的方爱春嘴角泛起笑意。
方爱春出生在枞阳县藕山镇大港村一个农民家庭,3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落下肢体二级残疾。初中毕业后,他来到父亲的渡船上售票。渡船是父亲背着几十万外债买下的,往返于枞阳县扫帚沟至池州市池口码头,原本收入还不错,可随着公路交通的逐渐完善,水上客运生意难以为继,方爱春便萌发了自己创业的念头。
自小在长江边长大的方爱春在经过认真考察后,决定将创业方向放在水产养殖上。年初,他承包了藕山镇桃花村50多亩荒田养殖泥鳅。由于没有经验,腿脚又不便,连续两年都亏了钱。痛定思痛,方爱春问专家、学技术、跑市场,逐渐尝试起泥鳅稻田套养、沙墉鳢人工繁殖等,不久便扭亏为盈,成为远近闻名的水产养殖能人。
“一人富不算富,只有乡亲们都富起来那才叫真的富。”为了带动周边乡亲一起发展,年初,方爱春组织成立了枞阳县金江特种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的社员都是周边的农户。他们没有资金,没有技术,其中还有十多名贫困户和残疾人,但是方爱春却愿意带着他们一起干。没有资金,那就出地出人工;没有技术,就给他们培训,方爱春还常带着大伙外出考察学习。
“只要真心肯干,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方爱春在带领社员尝到泥鳅稻田套养的甜头后,又在年开始尝试稻虾综合种养,并进行小龙虾苗种培育,仅出售小龙虾苗种一项,年销售额就达到百万元,小龙虾、虾稻米的收益更是可观,不仅让社员有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连同在合作社务工的20多名贫困户也因此摘掉了“贫困帽”。
“方会长是我们县龙虾协会的会长,把我从一个小龙虾养殖门外汉一步步教成了养殖小能手,还给我提供苗种、帮助销售,有什么问题一个电话他就赶过来。”说起方爱春,藕山镇桃花村村民何仕伍满是感激。他原本是一名贫困户,在方爱春的指导帮助下养起了小龙虾,办起了家庭农场,一年的收入有十多万元。
如今,在方爱春的推动下,合作社常年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获批为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省优秀农民田间学校,并连续三年承担起枞阳县稻渔综合种养特色产业扶贫“万千工程”任务,带动周边5个村近千户困难群众增收。养殖生产的“皖金江”牌龙虾、虾稻米获得渔博会金奖。他本人也获得市“带头创业致富标兵”、全国淡水虾蟹产业高峰论坛“养殖能手”等荣誉称号。在他的示范带动下,余户农户从事小龙虾养殖,养殖面积超过7万亩。
“虽然拄着拐杖,但我也要努力‘奔跑’,带着乡亲一起在富足美好的生活道路上一直前行。”方爱春说道。(方盼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