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读书报书评周刊4月推荐榜图书
入选11家出版机构联名哲学书单
知名书评人绿茶、张弘推荐
精彩文摘
中学、西学与历史文化传统
——序《中学与西学》一书
(节选)
何兆武
一个多世纪以前,中国文化思想界曾经爆发过一场中学与西学之争的大论战,那实质上是一场保守与进步之争、守旧与维新之争。本来,所谓学只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真与伪之分,而无所谓中与西之分。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并无所谓中西之分的。几何学源出于希腊(或埃及),没有理由说几何学是希学或埃学。代数学源出于阿拉伯,也没有理由说代数学是阿学。别的民族一样可以学好几何学和代数学,甚至比古希腊人的几何学或中世纪阿拉伯人的代数学来得更加高明。中国人历史上有过四大发明,但也不能说那就是中学,别的民族不能有的,就是学也学不好的。任何学都不是某一个民族所能垄断的专利,所以没有理由可以挂上一个中学或西学或英学、法学之类的招牌。任何学是任何民族都可以学到手的,而且完全有可能青出于蓝。就学之作为学而言,本来无所谓中西。总不能说马克思主义是德学,尽管马克思本人是德国人。不过,百年前的那场大论战却并非没有意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所谓的中学有其具体的内涵,所谓的西学也有其具体的内涵。当时的中学是指三纲五常,西学是指声光化电。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具体含义就是说:我这个君主专制政体的绝对权威是不能动摇的,虽则科学技术的用处也还是少不了的。及至后来,历史条件变了,再标榜中学、西学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在今天,你怎么界定中学、西学?难道西方学术就不研究伦理道德?难道中国学术就不研究物理学、化学?五四时期所揭橥的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已经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其内容实质上不存在什么中西之别。然而一百年后神州大陆竟然又掀起一阵中学、西学之争,实在叫人觉得有点不知所云了。难道时代竟然倒流,乃至我们又回到了一百年以前的思想认识的水平了么?然则,究竟有没有中学和西学呢?也可以说是有的,但只能是限于下述的意义的,即到某些学术在历史上最初是出现在中国的,我们就简称之为中学;最初是出现在西方的,就简称之为西学。一种学术的出现当然和它的具体社会历史条件有关,但并不和某个民族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别的民族处于相同的条件下,也完全可能作出相同或类似的贡献。几何学也好,印刷术也好,帝王专制也好,仁义道德也好,莫不皆然。其间当然也有偶然的个人因素在起作用,但那无关乎本质的不同。所谓中学西学之分,不外是历史发展的不同,但其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所有的民族大体上都要走全人类共同的发展道路。毕竟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其间并无中西之分或者华夷之辨。在学术上谈不到什么夷变夏或夏变夷,而应该是通常所说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里并不存在任何先天注定了的本质之不同,像是吉卜林(R.Kipling)口出狂言所说的什么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他们永远也不能会合。
任何民族的文化或学术既是与一定历史条件相制约的产物,也就必然会随历史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一百年前中学与西学之争的那一幕,到了五四就已经寿终正寝了。此后再继续这一争论(如全盘西化或保存国粹之类)就成了毫无意义的语句。不过在那场争论中以及在前几年再度被炒起来的那场争论中,似乎有一个根本之点却是往往被人忽略了的,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那就是中西历史不同的具体背景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中西文化心态之不同,也可以叫作“情结”的不同吧。如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到过日耳曼人比起古典的古代来,历来就比较尊重女性,就是不同的文化心态之一例。文化心态固然也不必一定永世长存,但它又确实是在漫长的时期内一直在渗透人们的心灵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与其浪费口舌纠缠一些假问题的无谓之争,何如认真地探讨一下具体的历史条件之下所形成的具体的心态这类问题。长期以来历史教科书大抵是空洞说教的成分多,而具体的心态分析和解读的内容少;假如能跳出空洞的概念之争,进入实质性的心态研究,或许会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并能更公正地判断历史。威尼斯画派喜欢画裸体美女,倘若被一个严肃的卫道者看到了,他必定要斥责说这哪里是什么艺术,分明是道德败坏、腐化堕落;而另一个浪漫的艺术家则会称赞这是最美好的艺术、最崇高的理想,哪里会有什么道德败坏和腐化堕落。假如让双方来进行一场辩论,大概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归根结底,双方的不同无非只是不同文化背景所积淀的价值观或心态不同罢了。一个人固然免不了要采取某一种观点,但如果同时也能学会多以另外不同的观点来思考,或许就更能深化自己的认识和提高自己的境界。如果能从具体的文化心态的角度切入,或许更能得出较为深层的看法——尽管深层的看法也未必就是确凿不移的结论。
……
历史研究者往往喜欢引用一句谚语:历史决不重演。具体的历史事件自然是不会重演的。但是某些历史的精神,即一个民族根深蒂固的文化心态却可以不断地重演,直到它能自觉地进行一场理论性的自我批判为止。也许纯理论的探讨要和这种具体的心态研究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对于所谓的中学与西学的理解达到更高一层的境地吧。
方朝晖,安徽省枞阳县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主要研究中国思想史,代表作有《“中学”与“西学”》()、《儒家修身九讲》(//)、《为“三纲”正名》()、《文明的毁灭与新生》()、《春秋左传人物谱》()等。
本书认为,希腊以来一开始以哲学为代表,后来发展为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西方现代学术,从根本上代表了一种与中国古代学术迥然不同的学术传统。
无论是中学原有的分类体系,还是西学今天的学科体系,都有其各自的合理性;无论用西方学科体系来肢解中学,还是用中学概念范畴来衡量西学,都是值得怀疑的。通常所谓中西学术之异,并非同一种学问传统之间的内部差异,而是两种不同学术传统之间的类型之异。迄今为止,我们对西方学术传统的实质及其与中学的关系,仍存在理解与定位的严重问题。本书以哲学、本体、ontology、辩证法、形而上学、宗教、伦理学等西方学科及范畴为例,通过深入梳理这些概念在西方语境中的本来含义,以及它们在近代中国被引入和误读的过程,对于近代以来普遍盛行的、用西方学科体系及概念范畴来重新整理中国传统学术(特别是儒学)这一过程进行了深刻检讨,并提出了一系列质疑。
本书是在作者原著《“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年版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新版大幅调整了原书结构,增加了两章及附录共10余万字,根据近二十年学界最新动态更新了许多重要内容。
来源:中央编译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