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是个地道的安徽人,但对安徽了解的真的很少,小时候在家时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桐城县城,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再回来已经是三十多年后,华发少年离家去,皓发半叟归乡来。对皖南更是一知半解,最先知道的是历史课本上的“皖南事变”,再就是去过一趟宏村,看的是古村落和盛开的油菜花。
好几天以前,我就请好假,陪老母亲回老家过年,在老家闲来没事,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我主动请缨,亲自驾车去皖南泾县接在那工作的侄女回家,老家小年是腊月二十四,当天接回来,不耽搁全家团聚过小年的,老母亲也难得回来,总希望儿孙们能最大化的团聚,毕竟转眼就是八旬老人了。
从老家桐城出发,最先踏上的是铜陵的枞阳县,这个临县以前还是与桐城一起属于安庆市的,并且与桐城是扯不断的“血肉”关联,从地域和文化上没法割舍的,但现在已经是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最近安徽的雨雪天气都快上热搜了,从我回家的第二天开始,淅淅沥沥的雨水就没断过,好不容易停了半天,到了枞阳又开始下起来了。在青阳上高速公路时,收费员告诉我们,雨雪天气,限速60公里,那就慢慢跑吧,还能欣赏一下皖南的沿途风光。
从铜陵到池州,从芜湖到宣城地界,一直在细雨中前行,偶尔用余光看看道路两侧,一片烟雨朦胧。到泾县下了高速公路,离目的地就不远了,赶紧找个合适的路边停下车,一边舒缓一下身体,主要的还是欣赏一下这皖南中心的风光景色。泾县是“文房四宝”宣纸的产地,道路两旁山上长满了高大茂密的竹林,不知道这些竹子是不是宣纸的原料,但这个季节在竹林里挖冬笋一定是很好的生意,宣城的冬笋主要产地也是在泾县。中午时光,竹林深处泛起一丝丝白雾,给层峦叠嶂的竹海增添了些许神秘。驾车行驶在乡村道路上,农田现在是休养阶段,流转后统一耕作的田地里留下深深的稻秸,耕牛不见了,代替的是各种农业机械整齐的停放在路边。
泾县县城很小,宛若二十年前的桐城县城,不过桐城现在已经是省辖市,开发的很现代,过年期间满大街跑着全国各地牌号的高档轿车。但泾县地处皖南腹地,步行不到一个小时就能转上一圈,中午本想吃一顿本地特色的饭菜或小吃,但侄女领我们去了一家川菜小店,也不错,在湿冷的安徽吃点川菜,去去潮湿也好。泾县老城区虽然人流不多,但沿街门面还是很多,菜市场很是热闹,与菜市场想比,这些门面就冷清了许多,以至于很多商家早早的关门歇业,回家过年了,也有很多门面贴出转让告示。但有一点是任何地方都没法比拟的,那就是任何一条街道都能找到卖宣纸的店铺,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进入仔细逛看,但从外面就能看到堆积成山似的各色和各种规格的宣纸,以及配套的其他文房四宝。在返程中,我们在泾县境内特地避开高速公路,走的国道和省道,走马观花的看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一路上,我们看到的是皖南典型的徽派建筑,即使是新建的建筑也保留了古老徽派的建筑传统,黑瓦白墙,高高的马头墙形成了独特的风韵,而沿途挨家挨户的宣纸制造厂目不暇接,有规模的,但大多数可能是家庭作坊式的。我想,泾县靠古老的宣纸产业应该也能为当地的乡村振兴做出巨大的贡献。
泾县闻名于世的不仅仅是宣纸产业,更有她的红色旅游业,沿途我们还发现有新四军军部旧址、新四军文物展览馆、新四军烈士墓地等,由于天色已近傍晚,我们不能停下来参观、拜谒,只能将机会留给可能的下一次,行驶在这途中,真的给人一种走进历史的感觉。
天色渐暗,加上细雨如诉,窗外一片烟黛,路边一块高大的广告牌上写有“泾县,宣纸上的山水画”,我想,这已经写出了皖南深处这个季节的神韵了。
其实,匆匆皖南行,给我留下了深深遗憾,深入宝山,我却空手而归,甚至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一如皖南的现在,安徽因安庆和徽州而得名,如今,徽州这个地名已不复存在。皖南是一支歌,是吱吱水车声中流淌的音符,千古不绝,皖南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令所有丹青高手驻足汗颜,让我不敢拿出后备箱中的相机。数十年前,八千抗日壮士在皖南断腕,留下千古奇冤,烈士英魂永留皖南大地,风吹过参松翠柏仍然响起他们的呜咽。
山水皖南、红色皖南,长江水在这里回头,黄山松在这里招手,徽商行走世界各地,文房四宝遍布神州,皖南是诗人心中永远的情人,是画家永恒的导师。
钟灵敏秀皖南山水,勤劳朴实安徽父老,游子的我坚信,皖南会更好,安徽会更好,中华大地会更好!
(1月26日晨草写于安徽桐城乡下老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