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格上理财

淮河在西出伏牛山后,与长江呈平行之势,流经安徽省与江苏省。淮河以南与长江以北,是大片水网密布的平原,称为“江淮平原”。

在这广袤的平地上,只有一座大别山突兀地横亘其间,将长江与淮河水系分开。

大别山位于河南、湖北与安徽三省交界处,其南麓则主要位于安徽省境内。山峰与大江在这里以掎角之势,圈出了一块狭长的平原区域。这片区域内,沿着山形依次分布着几座小小城市。而自北向南数的第一座小城,就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桐城市。

桐城地图。来源/安徽人文地理

桐城古事

大别山南麓分布的几座城市,基本都隶属于安庆市管辖。由于扼守长江上下交通的咽喉要道,安庆在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相较之下,桐城的名字为人们所知则要晚至明清之后。

从名字看,桐城似乎与桐树颇有渊源,现实也确是如此。据《禹贡·九州》记载,夏商时,桐城属广义的扬州区域。到周代分封万国,因为适宜种植油桐而得置“桐国”。《左传》定公二年(前年)载:“桐叛楚”。即指的是桐国。这也是桐城一名的由来。

西汉时期,改桐城县为枞阳县,隶属于九江郡。其后则有一段时间被称为舒县,唐代为桐城县得名之始。当时,桐城本沿用隋称同安县,但因为忌讳安禄山叛唐,后改同安郡为盛唐郡,改同安县为桐城县。其后,桐城县的名字一直沿用下来,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与枞阳县分置两县。

唐代桐城地图。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广义的桐城地区,既包括今天的桐城市,也包括前几年划归到铜陵市的枞阳县辖区。

桐城地区虽然不大,但接连跨越山区、丘陵及平原几大地形,地理环境的变换让人应接不暇。

西北部依靠着大别山东麓余脉,重峦叠翠,云蒸雾罩;中部为丘陵地貌,坡岗不断,倾斜缓阔;而东南部则是平坦辽阔的平原,良田万顷。其间,更有大沙河、龙眠河、孔城河、挂车河穿流而过,汇入菜子湖,经枞阳闸注入长江。其势可谓“抵天柱而枕龙眠,牵大江而引枞川。”

也正因为这里多山多雾,生长在这里的茶叶嫩而多汁。位于高山深谷的茶叶,因其受兰香熏陶,天然含有兰花香气,且因茶叶峰尖叶小,故称之为“小花茶”。今天,往来桐城的人,多是必须要喝上一壶小花茶才算是来过桐城的。

文都:桐城派

许多人了解桐城,大多是因为“桐城派”。但清桐城派究竟是何派系、它兴起于何时,又都有哪些代表人物,估计少有人能答得上来。

实际上,所谓“桐城派”,亦称“桐城古文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文派以城为名,主要因为其早期重要作家皆为江南安庆府桐城人,这也使得素有“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的桐城获得了“文都”的美誉。

从年代上看,桐城文派兴起于清朝初期(康乾前期),鼎盛于清朝中期(乾隆时代),衰落于清朝后期。不过,桐城学术的发端,最早其实可以追溯到明代中叶。当时,桐城地区“能振笔为古文者,代有传人”。方以智、钱澄之等人致力于古文振兴,开桐城派先河。

到了清朝,为了巩固统治地位,清皇族尊崇儒家理学。桐城文学此时也顺势而为,以方苞领导的古文流派应运而生。桐城派的基本理论便是从方苞开始建立的。他继承归有光的“唐宋派”古文传统,提出“义法”主张:

“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言有物,说文章要有内容;言有序,说文章要有条理跟形式技巧。

方苞对于文章写作“雅洁”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同时代作家戴名世的影响。清雍正十一年(年),方苞编成《古文约选》,为“义法”说提供了示范,自此,“义法”受到重视。方苞授徒数十年,成为推动桐城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

桐城派另一位代表人物刘大櫆,在继承方苞“义法”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神气”说。其弟子以桐城姚鼐、王灼、歙县吴定、程晋芳、常州钱鲁斯等最为著名。

姚鼐是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在《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中提出了桐城派的旗号,阐述了方苞、刘大櫆以及姚鼐之间的理论继承关系,揭示了桐城古文的形成。姚鼐中年、晚年先后主讲钟山、梅花、紫阳、敬敷书院四十余年,传授古文法,培养写作人才。为文提倡“考据、义理、辞章”兼备,编《古文辞类纂》,世人称之为古文读本最精赅之书。桐城派到了姚鼐这代,文章风气开始遍及全国,形成所谓“家家桐城”“人人方姚”的局面。

姚氏门下以上元梅曾亮、管同和桐城方东树、姚莹影响较大,世称“姚门四杰”。其次是桐城刘开、新城陈用光、娄县姚椿、宝山毛岳生等。弟子再传弟子,以致南北诸省,皆有桐城派传人,形成了一个声势颇大的古文流派,影响和统治了中国文坛长达多年时间,几乎与清朝的统治相始终,一度有“天下文章出桐城”的说法。

不过,自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桐城文派也逐渐衰落。虽然当时仍有曾国藩及“曾门四大弟子”张裕钊、黎庶昌、薛福成、吴汝纶等代表人物。但此时的中国,坚持儒家思想及程、朱理学道统的桐城派已远远落后于时代潮流。兼之末流作家拘泥桐城“义法”,索之一字一句,抱残守缺,以为格律,有悖于“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最终,随着清王朝的灭亡,桐城文派也逐渐消沉衰亡。

斯人已矣,但从历史的角度看,桐城派文人在清代历史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今天的人们为了纪念这些开创文风的先人,决定用他们的字号来命名道路:方苞晚年号望溪,桐城便有了望溪路;刘大魁字海峰,桐城有了海峰路;姚鼐字梦谷,桐城就有梦谷路……桐城派的历史随着这些名字,沉淀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之中。

桐城的望溪路与海峰路。来源/高德地图

礼让之德:六尺巷

提起古时著名的巷弄,人们会想起南京的乌衣巷。桐城也有一处与乌衣巷相比名声不遑多让的巷子——礼让“六尺巷”。

六尺巷位于今天桐城市的西南一隅。这条小巷,全长只有米、宽2米,由鹅卵石铺就,古朴幽静。小巷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一个著名典故。

据清末民初姚永朴所著的《旧闻随笔》一书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桐城清河张英时任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家的宅地与桐城望族麻溪吴氏宅地相邻,两家之间本有块空地,但吴氏私自占用了这块地。张家人于是一纸家书,将此事告诉了京城的张英。张英见信之后,批复家人当与邻礼让。于是两家在宅地交界处各后退三尺距离,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是为六尺巷。

张文端(张英谥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吴闻之感服,亦让三尺。其地至今名为六尺巷。

据传,因为六尺巷一事,康熙皇帝很是赞赏张英的这种谦让和淡泊的处事态度,并赐给张英一联:

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

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

时隔两百余年,这个故事被姚永朴所记录并且公之于世,成为大家称赞的经典。张英府也在不断流传中被讹为宰相府。且不说这则典故中有多少附会的成分,但因为它,这条本不宽的巷子有了一个特殊的名字——六尺巷,巷子本身更是成了礼让谦和的代名词。

今天,由这巷子传递出来的精神,不仅滋润着每一个桐城的居民,更是被每一位慕名而来的游客纳于自己心中,随着各自的脚步,带至全国乃至全世界。

尾声

六尺巷故事中的“宰相”张英将自己崇和礼让的德行与乡土联系在一起,他曾说:

桐城山秀异,而平湖潆洄曲折,生斯地者,类多光明磊落之士,余入仕版,每于岩廊,见海南耆宿,必曰而桐士也。端重严格,不近纷华,不迩势利,虽历显仕,登津要,常欿然若韦素者,此桐城诸先正家学也。新进之士于众中觇其气度,多不问而知其为桐人,予志斯语久矣。

——《笃素堂文集龙眠古文初集序》

近代以来,科举制度已被取消,但桐城人并没有废弃读书的传统。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里就走出了余名博士,近20名院士。这也是明清时期桐城“穷不丢书,富不丢猪”谚语的传承。

岁月邅递,文化浮沉。

桐城派的文章、六尺巷故事、清灵俊秀的山水,早已经与历史融为一体。它们随着历史的长河,一直向前流淌,伴随着桐城人、桐城这片土地不断成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