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山与天全县名的由来
杨中兴
天全古称颇多,学界普遍认为,中国最早的地理专著《禹贡》一书“蔡蒙旅平,和夷底绩”中的“和夷”,便指天全。《史记》《汉书》记载,天全又称徙都、斯榆,早在新石器时期,便有人类活动,商为氐羌,周为巴蜀边邑。西魏废帝二年,始阳建县,天全称为徙阳县、枞阳县,属蒙山郡。再后来,天全以关隘和河流代名居多,既称碉门,又名和川。譬如,唐朝,朝廷在天全设和川镇,为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管辖,所谓羁縻州就是控制、制约边疆少数民族之地,是边地的锁钥。五代时期,王建、孟知祥建立后蜀政权,天全当地的高、杨二头人率众归附,天全设安抚司,名字叫:碉门、黎、雅、长河西、鱼通、宁远六军民安抚司,头人为安抚使,仍属雅州管辖。
天全之名最早出现在元代,设“天全招讨司”。关于天全之名的来历,历来众说纷纭,主要的有下面几种:
一是物产之说。古人认为“其地天之所产,莫不其全”,故名天全。
二是封赐之说。天全在大金川之南,同样为土司所治,封赐天全土司之时,天子灵机一动,别出心裁地在“大”字上加一横,把“金”字去两点,所得即是“天全”二字。
三是神化传说。天全历来多雨,传说是女娲补天没把最后一块石头安上,功亏一篑的结果就是天漏多雨,古人祈盼无漏天之涝,易漏为全,倒过来便叫天全。
四是音译之说。藏学大家任乃强先生认为,天全古为氐羌地,地名的译音可能出自氐语。
五是山、寺之说。成书于清咸丰八年、由州官陈松龄主修的《天全州志》在其“山川志”开篇说的便是这山:“天全山在治北四十里,州因此山名也。”《天全州志》还说,早在明代,天全山上便建有天全寺,杨土司经常组织族人和乡民在山上种树,所以,天全寺周围参天古树极多。天全山因为植被好,郁郁葱葱、堆绿叠翠,风景旖旎,天全寺环境幽静,香火旺盛,远近闻名,信众很多。
天全山位于仁义镇老场村边缘,杨氏宗祠背后,上山的道路早已荒芜,即使有当地人的带路,也要一个多小时的攀爬,才能到天全寺。寺庙早已拆毁,只剩下遗址。残亘断壁、碎石荒草,半埋半露的石础呈圆鼓形,足有脸盆大,由此推测,当初这庙宇气势恢宏:雕梁画栋、飞檐翘璧。从遗迹判断,天全寺依山而建,分三个台阶,第一台是山门,第二台是全寺的核心和精华,残壁上的石刻画栩栩如生、精彩绝伦,虽经千百年的岁月浸蚀和风化,依然完好如初,清晰可见,第三台几近山峰之巅,视野极好,放眼望去,整个老场坝尽收眼底,但见山峦起伏、溪水环绕,田地连片、绿浪翻滚,远处的罗纯山脉,如一道淡绿的玉屏。
据当地人介绍,马桑树有一大特点:虫不蚀,所以天全寺和杨氏宗祠一样,大殿的房柱都使用马桑树,柱子的粗大,一人难以合抱。
天全寺因为天全山而建,天全山又因为天全寺的香火而声名远播,两者的比翼合璧,无形中影响和引导了命名者,县名大约由此而得来。
关于天全之名的来由,历来众说纷纭,各有理由,综合分析,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或说最有依据的,应该是最后一种。毕竟《天全州志》是当地唯一的一部由官方主修的方志,而天全山又实实在在地矗立在那里,天全寺尽管毁了,遗迹尚存。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杨中兴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