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十六载,王海生用热血书写赤城,用实干诠释担当,是战士心中粗犷又不失细腻的“老大哥”。退役转身后,入职邮储银行枞阳县支行的他主动请缨,投身脱贫攻坚战场,成为大岭村村民可信的“带头人”、可亲的“贴心人”。
“在部队,穿上军装,我是一名战士。离开部队,脱下戎装,我依旧是名战士,闻令而动,令出行随。”从“军人”到“扶贫队长”,王海生迎难而上,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的精神。
满怀赤诚踏上扶贫路
“吴大哥,家里养的鸡、种的菜长得还好吧?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好,都好。多亏王队长你,鼓励我种些蔬菜,养些家禽,还帮我吆喝,让我不愁销路。”
吴大哥名叫吴礼青,是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白梅乡大岭村的一名特困供养户,而他口中的王队长,就是王海生。
年,35岁的王海生结束军营生涯,回到故土,从零起步,入职邮储银行枞阳县支行从事综合管理工作,两年后,他主动请缨投身脱贫攻坚战。
年4月,王海生正式来到大岭村,任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同年9月,当选白梅乡选派帮扶干部党支部副书记。驻村工作后,王海生主动要求帮扶两户“重点”贫困户,其中一户就是吴礼青。
在帮扶工作初期,王海生总是联系不上吴礼青,通过多方打听,才得知吴礼青在枞阳县白柳镇桂元村的妹妹家。王海生二话不说,立马跑去找到吴礼青,在仔细交流后,才知道吴礼青手机号码换了,由于身体原因也不再外出务工。
“王队长知道我的难处后,立马就和我说,房子已经改造好了,门前杂草也清理干净了,就等你回家。”这份来自家乡的牵挂,让许久未回家的吴礼青非常感动,没过两天,他就回到家中,在王海生帮助指导下,种起了小菜园、养起了家禽,当年就顺利脱了贫。
2年4个月,公里,是王海生年7月购车后的行驶里程,这在一个县城并不多见,也是他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这里有他奔波的辛苦,有他为群众办事办事的汗水。在他的车上,坐过要去乡卫生院办理慢性病卡的残疾人,也坐过因精神病发作需紧急送医的病人……
“他的车都快成了村里的公车了。”提到王队长的车,村民们笑着说。
扑下身子遍寻“脱贫方”
哒哒哒,哒哒哒……大岭村的扶贫车间里,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缝纫机,穿针线、抬压脚、裁片,忙得不亦乐乎。
安徽玉堂雨具年10月入驻大岭村扶贫车间,当时的大岭村一穷二白,贫困发生率高居全乡之首,如何让大岭村摆脱贫困?王海生决定先从就业入手。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贫困家庭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王海生充分利用银行工作积攒的优势,多次对接银行客户安徽玉堂雨具有限公司,最终达成合作意向。通过盘活村里闲置办公场所,安徽玉堂雨具入住后,吸纳了8户贫困户,帮助十余名闲置劳动力就业。
在扶贫车间渐入正轨的同时,王海生又在思考另一个问题——村里劳动力大多在外务工,难道农田就一直让它荒着?经过多地考察调研,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讨论后,决定引进药用丝瓜种植项目。
年6月,村集体流转50亩土地,发动群众参与,项目很快落了地。
“种植药用丝瓜,需要搭架、栽种、除草、施肥,村民不管年龄多大,只要腿脚还利索,都可以过来干活。前不久,基地喜获丰收,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元的增收,虽然数额不多,但也是好的开始。”王海生说。
事事留心,件件用心,王海生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努力下,大岭村贫困发生率由年的21%下降到年的0.1%。
“如今,日子过得充实,在家门口就可以工作了。更高兴的是路也通了,灯也修了,文化广场也建成了,村里也热闹起来了。”村民查小丽说。
勇挑重担筑牢战疫“安全线”
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王海生大年初二提前结束休假,加入宣传防控小分队,每天不厌其烦地提醒村民戴好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做好个人防护。对居家隔离的3户6人,他当起了专属“采购员”,缺啥生活物资,他就第一时间补啥。
大岭村小岭头劝返值守点地势比较高,到了晚上寒风刺骨,王海生第一个报了名,担负起值守点登记、消毒,劝返的职责。
那段时间,家住安庆的王海生,为了不耽误工作,强忍思家之情,选择留在村里坚守,一干就是63天,直到疫情缓解。
没有吃不过的苦,没有迈不过的坑,在大岭村的日日夜夜里,王海生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斗争精神,以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带领村民攻坚克难、脱贫摘帽。
“能看到村民有所得、有所获,便是他帮扶最大的收获。”王海生说。(韩震震)
(本栏目面向社会公开征文,来稿可发送至电子邮箱:ahwdtygs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