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s://www.sohu.com/a/450550928_120174484

「本文来源:瞭望智库」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在农耕文明绵亘千年的中国,秋分,这个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既是秋收冬藏的终点,又是春耕夏种的起点。我国黄河流域以北地区有句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便是说秋分,乃播种冬小麦的最佳时节。

又一年秋风劲,稻香麦浪,瓜果满园,蟹肥鱼鲜。丰收里,已然蕴藏,不是春光,胜春光。

1

对丰收的热望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传统。距今约一万年前,中国最先培育成功了小米和大米。从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发现的粟的遗存,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稻谷的遗存,数量都达到十万斤以上。相传,从夏禹时代起,就有了“祭社稷”活动。

望果节,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每年藏历七八月间,在青稞黄熟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藏族农民欢庆丰收。年11月,望果节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吃新节,每年农历六月初五,是西南地区的苗族为庆贺丰收并祈福来年风调雨顺而举行的传统农事节日,在苗族地区已流传了多年。

此外,畲族的传统丰收节;蒙古族的那达慕;朝鲜族的农夫节;哲族的鹿神节……我国56个民族中,就有13个少数民族,拥有自己欢庆丰收的节日。

可以说,对丰收的庆典,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生产生活和情感世界之中,成为感恩天地、拜谢稼穑、祈福来年的信仰积淀与文化符号。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持续增收,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攀升,农业现代化在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农村改革、结构调整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年全国两会期间,有45名人大代表提出设立“丰收节”的有关建议,并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年6月7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国函〔〕80号)。原文如下,“农业农村部:关于申请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请示收悉。同意自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具体工作由你部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审议一个节日的设立,并不多见。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极具历史意义,蕴涵人民情怀。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今年的丰收节,含蕴更为丰富。“庆丰收、感党恩”的主题,以丰收为契机,表达出一百年一条心,同心耕耘同丰收的深意。

这个节日,已成为三农领域最鲜明的文化符号、最响亮的节庆品牌、最醒目的节日标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正在汇聚成一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2

新农人的天地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我们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人口。

据统计,年以来,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三大口粮大米、小麦、玉米的国内自给率平均在97%以上。今年,夏粮和早稻已经丰收到手。夏粮产量亿斤,比上年增加了24.2亿斤。早稻产量亿斤,比上年增产了20.6亿斤。丰收节背后,是又一个丰收年,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从传统中发掘创新,在古老中创造未来。随着农业现代化、智能化、机械化的发展,今天的农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越来越多优秀人才和知识青年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在农业农村这个广阔舞台上创造价值、放飞梦想。

位于淮安市洪泽区的洪泽湖,是全国第四大淡水湖。著名蟹文化学者钱仓文教授曾说:“以洪泽湖为代表的淮蟹是中华绒螯蟹的南北双雄之一,是蟹中极品”。今年,一直在洪泽水产市场做批发的安中达,首次尝试在线上销售大闸蟹,光是“六月黄”这个品种,网友就“拼单”百万余元。

90后小伙赵行,原本是一家金融公司的员工。去年,拼多多在洪泽电商产业园举办的“长三角新蟹农培训”改变了他的职业规划。从灯火通明的高档写字楼转身,他一猛子扎进泥泞的田间地头。现在,赵行正赶在旺季来临之时“冲刺”,把店开起来。

35岁的陈陶胜,是安徽省枞阳县枞阳镇戚矶村人。这个敢拚敢闯的退伍军人,瞄准了家乡丰富的农副产品,自主创业,线上线下齐头并进,成为“枞阳电商第一人”。今年8月,安徽省枞阳县副县长王刚和陈陶胜共同走进拼多多农货节直播间,不仅卖家乡的白荡湖大闸蟹,也带货当地黑猪肉、土鸡蛋。当日直播,成交订单5.1万单,其中平台补贴的白荡里土鸡蛋售出万枚,成功登顶拼多多鸡蛋畅销榜。

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侧影,聚沙成塔,聚流成海。

亿万农人正凭借不懈的努力、改革、创造,迎来属于自己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

3

让农业充满期待

风吹稻浪,鼓点激昂,这是丰收中国最美的图景,也是振兴之途最动人的乐章。

农民丰收节,不只是一天的热闹与欢腾,而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融入农民生活的日常;全社会支农惠农强农的气氛不应只集中在这一日,更要永远地持续下去。

丰收节,理应成为传承和提升中华农耕文明、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并以此为抓手拉动乡村产业、繁荣乡村文化、增加农民收入、凝聚乡村人气、展示振兴成效。

欢庆丰收后,留下的思考题还有很多。

如何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让广大农民增产、增收、提效,真正成为丰收节的主角?

如何切实提高丰收节农民群体的参与度和基层覆盖率,下沉重心,深入乡村组织,因地制宜,充分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量?

如何借助一年一度的丰收节搭台子,找门路,激发农村活力,为广大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提供自我展示和干事创业的平台?

如何打造起持续稳固的全国性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提供农产品销售一揽子服务,从国家层面整合优质产销资源,助力农民增收?

产销对接、物流包装、商品检测、信息发布、涉农金融服务,头绪纷繁,助农富农的路得一步步走扎实。

今年的丰收节前,有一出重头戏,农业农村部联合商务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共同发起了“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覆盖了超过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涵盖60余万种农副产品,超30万商家参与。

借此消费季的契机,电商平台们也通过发放消费券、打折让利、流量倾斜等方式,吸引广大城乡居民购物过节。拼多多联合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正式发布了长三角“河蟹商品分等分级标准”,在市场现有的通用规则基础上,对大闸蟹的检测方法、质量评定方法、包装运输和贮藏等方面确定了新型的商品标准。

这是电商平台参与农业产销链路的一种新尝试,也是社会力量融入行业学术研究一次有效探索。

我们有理由相信,共同富裕路上,农民丰收节将会成为一个有效的载体和平台。依托这个节日的强有力辐射,农民们从简单的售卖水果到推销产品、盘活风景、打造环境,增收路子越走越宽广;整个国家连成一个巨大市场,必将加速推进城乡、区域间的融通,有力拉动国内大循环格局的形成。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猗猗嘉禾,今盈我仓;粮丰农稳,盛世安康。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部分资料来源:

1、欢庆丰收:与岁月相伴与山川同在——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庆祝丰收的节日民族团结网

2、擂鼓催征振兴大道求共富——写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农民日报》

3、喜看稻菽千重浪《中国纪检监察报》

4、新闻办就“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国网

(资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