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http://www.kstejiao.com/m/
积淀中华传统文化的宗祠——我们一行参观谒拜枞阳县白柳镇柳子山(敬睦堂)汪氏宗祠胡济中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祠堂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年5月7日,应黄山汪华文化研究会铜陵分会副会长汪联尚同志的邀请,县委原副书记叶昌其,县法院原副院长江龙旺,县党校原校长汪松,县育苗教育基金会副会长、(ǒu)山(破罡)中学原校长胡济中,我们一行五人参观谒拜了枞阳名祠——柳子山(敬睦堂)汪氏宗祠。柳子山(敬睦堂)汪氏宗祠位于枞阳县白柳镇龙井村境内,她的山水地脉起源于枞阳县麒麟镇境内的岱鰲山脉之“源气”,宛如一条鰲龙吐雾连绵起伏,途径庐江县罗昌河、白柳镇境内的“白马仙蹄”、“龙城山”,穿越“虎形地”,径“皇龙出洞”,似一条玉带,像一条腾飞的巨龙,连接到龙井村的柳子山。柳子山南麓是柳子寺,柳子寺位于白荡湖畔,形似一艘泊岸的航船,风水大师命此为“船形地”,船头位石壁山,汪氏宗祠(敬睦堂)坐落在柳子山西麓,似船舵形,坐东朝西,南依柳寺,北环群山,波光闪烁,秀丽壮观。祠前不远是一道由北向南的溪流,其源头由龙城山山泉和“皇龙出洞”洞泉汇集成溪,终年汩汩清泉长流,柳子山(敬睦堂)汪氏宗祠就建于此。当地流传“前有溪流聚宝盆,后有靠山出名人”,正如祠堂门前那副联,“宗祠对名山振兴千秋大业,门前环碧水启迪万古雄风”,好一个宗祠风水宝地,好一派祠堂地理文化!真可谓:疏烟流水自千古,山色湖光共一祠。我们一行走进白柳镇,远远看去,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柳子山汪氏宗祠,建筑规模宏大,白墙青瓦,高低错落的坡顶、飞檐翘角,气宇轩昂,古色古香,美轮美奂,像是穿越到了古老徽州的当年,又似一幅淡淡的祠堂水墨画,特别是高低起伏三叠式的马头墙,给人视觉产生一种“万马奔腾”动感,也隐喻着整个宗族生气勃勃,兴旺发达。设计者构思巧妙,独辟蹊径,好一个徽派建筑,好一派建筑学文化!我们走近柳子山汪氏宗祠,只见祠堂走廊前安放一对大石狮,它是石头世界里最富生命活力的精灵。我们知道,古代的官衙庙堂、祠堂豪门大门前,都摆放一对石狮子,历史久远,被人们作为辟邪镇宅的通灵祥瑞之物,是中华民族艺术之林中的瑰宝,它带给人的惊喜是强烈而持续不断的,直至现代“狮子镇宅护院”的遗风不泯。走进祠堂走廊,柳子山汪氏宗祠门前一对精美的建筑装饰“抱鼓石”,引人注目。这是中华传统文化,叫“门当”,“门当户对”是汉语成语。“门当”亦是起到“镇宅”、“辟邪”的作用,是用来祈祷家族吉祥平安。石鼓有象征意义,因其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能避邪扶正;封建社会,文官的家用圆形的“门当”,武官的家用方形的“门当”,所以大老远一看,就可知道这家的主人是文官还是武官。由此可见,柳子山汪氏宗祠,崇宗祀祖,系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祠堂”。祠堂门上“汪氏宗祠”四个赤金大字,赫然醒目。祠堂门前那副联:“平阳世泽,越国家声”,一字一音,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全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汪华,封越国公,平阳郡乃汪姓属地。汪氏后昆,为有最为显赫的先辈汪华而自豪,故而,制成楹联书于祠门。我们走进汪氏宗祠门廊,洞见雕梁画栋,庄严肃穆,气魄恢宏,抬、穿混合式屋架,石柱础,灰土地面可谓工程浩繁。走进祠堂前厅,目见宗祠建筑构思奇特。整祠呈“丁”字形,与对面呈“人”字形的照壁相对应,暗寓汪姓“人丁兴旺”。纵身分为五个层次:门廊、前厅、天井、正厅和后厅,而且祠堂的平面设计成纵阶梯形,寓含了步步高升的意思;最显眼的是右壁的石碑铭,上面清楚地刻着祠堂的修建时间及乐捐芳名。中间有一个天井,可以使祠堂疏风透气和采光,使其更明亮,两侧有通上正厅的走廊,各刻着富有诗意,仙境的壁画,幅幅生气怏然,活灵活现。在汪氏祠堂厚厚的木门上,黑褐色的木墙上,在檐头横梁上,在楼栏廊柱之上,在花格漏窗之间,还有那玲珑剔透间,无不渗透或显现汪氏先祖“孝顺父母”、“宜兄弟”、“严教诲”、“肃闺门”、“急赋税”、“敬尊长”、“睦宗族”、“和乡邻”、“禁坟山”、“慎祭祀”、“理祠堂”、“正婚嫁”、“重耕织”、“尚节俭”、“务恒业”、“勤考课”、“慎交游”、“戒赌博”、“惩蛮风”、“讲家约”的族规家训!运用族规家训教诫家人、子弟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端蒙养、重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族规”“家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行过走廊,就到了正厅,整个大厅就显得古朴而又雄伟,再往上走便到了后堂,这里供奉柳子山(敬睦堂)汪氏宗祠祖先神位的所在,也是整个祠堂的精华所在,恭放许多灵牌,供奉着列祖列宗。我们一行走进后堂,恭恭敬敬地焚烧香火,拜谒汪氏先祖,我们为柳子山(敬睦堂)汪氏金璧辉煌的文化祠堂而感慨万端!宗祠,是祭祀场所,它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与标志。家族祠堂,更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文化的延伸,柳子山汪氏宗祠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每一座祠堂背后都有一批虔诚执着的建设者们,汪氏宗亲汪联尚(汪华文化研讨会铜陵分会副会长兼办公室主任)就是其中之一。汪联尚,汪氏宗亲最受信任的有名望的老人;他年愈花甲,精神矍铄;他没读过多少年书,但其肯钻肯学,自学成才;他能说会写,上知天文,下懂地理,十里八乡,人人皆知;他性格爽直,办事认真,传家有道惟忠厚,处世无奇但率真,说办的事就一定办好,办出色。重建柳子山(敬睦堂)汪氏宗祠,他出谋划策,精心构思;他领导、组织族人集资募捐,且带头捐款;他领着一班族人规划设计,发动汪氏宗族,群策群力,群策群议,宵衣旰食,苦干实干。柳子山(敬睦堂)汪氏宗祠从年8月13日破土动工,到年元月13日竣工,不到半年时间,就建成了富丽堂皇的“宝殿宗祠”,就构思设计了具有丰富传统文化底蕴的“文化祠堂”。《礼记·大学》中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太平盛世,建祠修谱,缅怀先祖,启迪后人。为了汪氏兴旺发达,汪氏宗族老前辈们,捐款建祠,崇宗敬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正是这些族老,引导族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通过宗祠文化,希望族人承祖训、学家规,明纪律,宏正气,敦亲睦族,凝心聚力,筑牢家族团结的生命线;通过宗祠文化,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通过宗祠文化,建设书香家族,培养博学人才,忠孝传家,诗书继世;通过宗祠文化,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重要基点。祠堂是国人灵魂的栖息地,是大地上鲜活的遗存,是正宗的中国“国粹”,是一方方最独特的“中国印”。祠堂是存放我们乡愁的陈列馆,在那里,血脉绵延,传承赓续,生生不息;在那里供奉着祖先牌位,供奉着天、地、人的大道理;族老筑宗祠,宗祠矅后昆。我们一行参观谒拜汪族名祠,扼腕长叹,感慨万千,枞阳白柳镇柳子山(敬睦堂)汪氏宗祠是积淀中华传统文化的瑰丽祠堂!祠堂在,祭如在。祭如在,倍思亲。祭如在,一切在。胡济中,安徽枞阳人,ǒu山中心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曾在《安徽教育》,《“文史知识》发表多篇文章。(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所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0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