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版权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年5月以来,四川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新闻出版版权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指引(试行)》,在全国创新开展新闻出版版权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改革试点,推动全省新闻出版版权领域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迈上新台阶。
四川省新闻出版局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为遵循,以全省“一盘棋”理念主动创新作为、“挂图作战”,强化政策引导,统筹协调各方、回应社会关切,组织引导全省各地积极探索政务公开新途径,创新建立政务公开群众互动、监督等体系机制,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全省新闻出版版权领域基层政务公开及时、全面,切实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打通“堵点”“盲区”确保政务公开全面全效攀枝花市新闻出版局以组织建设为引领,提起试点工作“领子”;以体制机制建设为重点,拉好试点工作“链子”;聚焦“两级公开”,摆好试点工作“场子”。盐边县成立以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为组长、分管副部长为副组长、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负责政务公开日常工作,形成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抓、部门负责同志协调抓、办公室具体抓政务公开闭环式运行机制;米易县运用“易政管”网上平台,探索线上公开、群众监督、互动评价等新闻出版政务公开机制……
“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走遍天下。”为有效杜绝此类现象,四川以此次新闻出版版权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改革试点为契机,强化对各地改革试点统筹,强化组织领导,从及时、全面、准确、公开政务信息内容等方面入手,切实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新闻出版行业发展秩序,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和谐发展。
按照国家对于县级新闻出版版权部门要遵循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要求,四川省新闻出版局聚焦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归口管理,重点打通各级新闻出版版权领域政务公开管理和服务“堵点”“盲区”,从公布什么、谁来公布、什么时候公布、在什么地方公布和怎么公布五个问题着力,强化多部门协同联动,厘清管理职能,将政务公开从上到下落实到最基层。
“从要我公开到我要公开,从被动公开到主动公开,从选择性公开到全面全效公开……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全省各地改革试点呈现出竞相落地见实效的良好局面。”四川省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目前,全省21个市州多个县(市)区新闻出版版权领域聚焦“提纲接领”和“流程再造”强化政务公开,改革试点工作组织管理服务体系和政务公开闭环式运行体系机制相继建立,政务公开渠道全面打通。
细化公开事项将政务信息置于阳光之下信息公开首先要明确公开的内容和范围,通过严格的条例规范让信息公开走向标准化。国家新闻出版署在《新闻出版版权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中,将涉及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两大类中的七个事项公开做了明确要求,对其公开内容(要素)、公开依据、公开时限、公开主体、公开渠道和载体、公开对象、公开方式和公开层级进行规范,四川对此高度重视。
四川省新闻出版局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出版物零售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设立、变更审批,对非法从事印刷经营活动的行政处罚,对非法从事复制经营活动的行政处罚,对非法编印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行为的行政处罚,对非法从事出版物发行活动的行政处罚,对损害公共利益的有关侵权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对违反《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有关行为作出行政处罚”等七大公开事项一一对应,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建立政务公开事项清单和管理公开台账,逐级落细落实改革方案,全省各地涌现出许多高效推动政务公开的典型案例。
其中,泸州市将新闻出版和版权方面的1项行政许可事项划分给县区新闻出版部门负责公开,6项行政处罚事项由县区文广旅部门公开;绵阳市把新闻出版版权领域信息公开工作细分到新闻出版局、政务中心、文化执法大队、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将审批条件、处罚通知等信息按类别分平台发布;德阳市按照标准目录,对公开事项全面梳理,按条目逐项细化分类,确保公开事项分类科学、名称规范、指向明确,所辖区县还对每个具体事项的公开标准实行动态调整,保证公开类目与实际需求相符。
上述七大政务事项在各地公开发布,将政务信息置于阳光之下,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全省新闻出版版权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改革试点有序有力推进创造了条件。
创新方法举措让政务公开内容轻松可及年以来,四川省新闻出版局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在全省积极推广利用“互联网+政务”手段,推动建立和利用政务App、政务微博、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