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铜陵市枞阳县麒麟镇泊塘小学教师冉彩凤老师意外收到一件来自西安的快递。一打开,里面是一个透明的玻璃瓶,装满了五颜六色的千纸鹤,玻璃瓶下还压着一封信,还没看完,冉老师眼里就湿润了。
写信人是一位父亲,他叫刘奎明,麒麟镇泊塘村村民,常年在西安务工。信中写道:“感谢你们老师热心帮忙,还专程到西安给孩子找学校,现在孩子每天都有进步,最近折了许多千纸鹤,说一定要送给家乡老师……”
年8月,枞阳县麒麟中心学校副校长姚章胜在教育扶贫摸底排查中发现,泊塘村学龄儿童刘子涵(化名)由于先天发育不良,有智力障碍,迟迟未入学,便准备安排学区泊塘小学开展“送教上门”。
“后来详细电话了解得知,孩子父母在西安务工,今年也把他带在身边,对于孩子的上学问题,她的父母也从未抱过任何希望。”谈起一年前的电话访谈,负责中心学校教育扶贫工作的姚章胜揪心不已。
事不宜迟,去年8月11日,姚章胜就和泊塘小学校长周陶寿奔赴西安对接孩子的入学工作。“整个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孩子居住的行政区学区划分复杂,在积极协调下结果圆满,高陵区特殊教育学校同意承担刘子涵送教上门服务,并给孩子建立了学籍。”
姚章胜介绍,为了做好这项跨越两地的“送教上门”工作,泊塘小学还特地安排冉彩凤老师和刘子涵的父母及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长期对接,了解孩子成长和政策落实情况。
类似的帮扶故事还在上演着。今年10月12日上午,麒麟镇中心学校周一升国旗仪式上,刚刚入学第三天杨天佑(化名)站在班级队伍前列。曾经差点失学的她,面对全新的校园生活,充满了新鲜感。
出生于年的杨天佑家住麒麟镇麒麟村。父母都患有精神疾病,家庭条件困难,年,杨天佑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开始,由于孩子父母没有照顾能力,杨天佑随同在浙江杭州务工的姑妈一起生活。
“本来今年已经到了入学年龄,但是当地对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实行积分制入学,暂时没有达到规定的积分,孩子还无法入学。”杨天佑现在的班主任伍德根介绍。
今年9月开学后,姚章胜通过辖区学籍、户籍、扶贫信息比对筛查中发现这一问题后,马上和镇村联系,对接孩子监护人事宜。“孩子爷爷奶奶身体也不好,没有人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和日常接送是最大难题。”
学校和村委会又找来杨天佑的外婆,终于做通思想工作,外婆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责任。
最终,在小学开学一个月之后的10月9日,杨天佑坐进了麒麟中心学校班的教室。“根据她的情况,学校为她落实教育资助政策,每学期还能享受元的扶贫资助。”伍德根表示,通过应补尽补、应助尽助,如今杨天佑成绩优秀,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不放弃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每一位贫困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义务教育。”枞阳县麒麟中心学校校长傅正杰介绍,目前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无一人因贫失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