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道路贯山乡,青山绿水绕村郭。记者近日走进枞阳县白梅乡省级美丽乡村柳峰村柳峰中心村,往昔连片的残旧土房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悄然铺开的宜居宜游画卷。村中清澈的溪流叮咚作响,为冬日的山乡增添了活力。
“干净了、亮堂了,环境搞得确实好,看着顺眼,住着也舒心。”柳峰村村民丁友说。他家干净的院子里摆放着花卉盆景,屋内物品摆放的井井有条。
面子靓丽了,里子也讲究。“家里旱厕改为水冲,装上热水器,卫浴设施跟城里一样。”丁友说,美丽乡村建设中,将厨房下水道连通了污水管网,干净又方便。
乡村变了样,今昔两重天。丁友家里里外外的变化,是当地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的一个缩影。“我们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契机,筹集余万元在村内外修了柏油路和水泥路,建设了文化广场,安装了健身设备,村庄路边立起了路灯,河边建了生态驳岸。”村党支部书记吴义胜介绍,前几年,柳峰村里还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污水靠蒸发、厕所随意搭”,近年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拆违治乱,填平坑洼地块,示范引导群众全员上阵,不仅改出了新景象,也干出了乡亲们的精气神。
如今的柳峰中心村,环境卫生状况和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绿化美化新貌,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原来村里许多废弃宅基地藏污纳垢,经过治理成了休闲小游园,乡亲们拍手称赞。”吴义胜表示,在废弃宅基地治理中不搞一刀切,对具有保存价值的老宅修旧如旧,留存了乡愁记忆。
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经济发展也不落下。柳峰村有山场亩,为将生态优势转为经济优势,该村建成绿茶、白茶茶园亩,先后引进黄金叶、安吉白茶等优良品种,茶叶年收入突破万元,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就业实现群众年增收3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今年有望突破50万元。
“建设美丽乡村,村里知名度提高了,我们的茶叶更好销售。”从事茶叶种植近40年、现有茶园80亩的村民查世春高兴地说。
路宽了,景美了,人气旺了。“美丽乡村承载着乡亲们的小康生活。”吴义胜表示,柳峰村将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人居环境,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在“提颜值、增内涵、显特色”上下足功夫,让“美丽乡愁”提升“乡村颜值”。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