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项结权)

戏曲剧种的主要标志就是它的声腔曲调声腔曲调在戏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区别不同剧种的主要标志,也是塑造人物、抒发感情、表现剧情的主要艺术手段。黄梅戏主调主调又称正腔,是黄梅戏中常用的板腔系统的声腔,有平词、二行、三行、火工等。因其曲调柔美婉转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我们要追溯黄梅戏的源头,首先要理清声腔的源流。黄梅戏主调是常用的板腔系统的声腔,经过专家考证,板腔体声腔的鼻祖是吹腔。

吹腔是一种传统戏曲腔调。徽剧主要声腔之一,明末清初徽调的早期声腔昆腔、弋阳腔受西秦腔影响,在安庆地区带形成新的腔调故名“安庆梆子”又称“枞阳腔”、“石牌腔”。清乾隆四十三年,严长明所著《秦云撷英小谱》,其云“弦索流于北部,安徽人歌之为枞阳腔(石牌腔,即吹腔)……”今天湘剧、南剧、滇剧仍然称“安庆调”。

吹腔原为五声音阶,后宫、徴二宫调相犯发展为六音阶,进一步又成七音阶,初步形成了“板腔体”。后世的板腔体声腔基本来源于吹腔。

安庆梆子的来源,这里要说到一个人,他就是明末被称为“风流太守”的阮自华,如果没有其引昆曲、青阳腔、陇东调入安庆,恐怕就没有吹腔在安庆的形成。

阮自华(-),字坚之,号澹宇。桐城藕山(今枞阳)人,后迁就安庆,并在怀宁黄梅山有别业(别墅),万历二十六年()中进士,初任江西饶州,再任福建福州推官,万历三十二年()阮自华自福建辞官归里,回到安庆,他招募伶人,创办了家庭戏班,以昆曲、腔等声伎自娱。这是皖江地区有据可考的第一家戏班。明代戏曲评论家潘之恒在观看了阮自华的“声伎家班”表演后,在其所著的《亘史杂编叙曲》中载:“云间(松江)倾六朝之艳,而皖上(安庆)与之颉颃矣”。

由于阮氏家族在池州等地有田产,阮自华曾多次去池州,其有诗《癸未()赴池州与一侄以鼎秀才》、《池州凌阳子明钓鱼台道士》等等。因此有很多机会接触青阳腔,由于阮自华自幼对戏曲、音乐十分爱好,所以阮自华也就将青阳腔带回安庆,并在自己所创办的戏班中声伎自娱。其写了有关青阳腔的诗句:“闻道青阳回玉琯”、“青阳拟向旅人愁”。

万历四十七年,阮自华升任庆阳知府(明属陕西布政使司)。庆阳习称“陇东”,阮自华因此接触到了西秦腔(又称陇东腔),并将西秦腔带回安庆,阮自华是喜欢创新的人,其将昆腔、青阳腔、以及当地民歌等柔和在一起,并采用玉琯(古代乐器,用玉制成,六孔,像笛)伴奏,因而形成了安庆梆子(又称吹腔、枞阳腔、石牌腔)。

晚年时期阮自华居怀宁黄梅山,其又在吹腔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板腔体声腔,这种曲调柔美婉转的声腔流入怀宁民间后,被称为“怀腔”,也被称为“黄梅调”。

如果没有阮自华引昆曲、青阳腔、陇东腔入安庆,也就没有吹腔的产生;没有吹腔,也就没有黄梅戏主调的板腔体声腔。所以说阮自华是黄梅调当之无愧的创始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