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安徽枞阳的长江太子矶水域段内水流湍急、礁石密布,有“七里十三矶”之称,这段水域历史上曾多次出土古钱币。而出土古钱币数量最多、品相最好、影响最深远的要属年的那次了。
时间来到年5月,一些小型采砂船在长江太子矶水域采砂,有工人发现抽上泥沙中掺杂着一些品相不错的古钱币,联想到这里曾多次出土古钱,先后有28条船只赶到该水域开始采集古钱。经过一个多月的作业,最多的一条船挖了多斤铜钱,最少的船也挖了多斤,事后统计,共出土铜钱16吨,合3.2万多斤,约为两万多贯。
根据当地钱币学会介绍,这批铜钱埋于20多米深的江底泥沙之下,清理后发现这些古钱年号单一,基本都是北宋徽宗年间的崇宁通宝当十铜钱,最重要的是铜钱钱面光平洁净、钱文清晰、品相完好。
学者推测这批崇宁通宝都没有流通过,应该是附近舒州同安钱监铸造出来的。铜钱出库装船后,经水运运往附近发行流通,但天有不测风云,运币船行驶至长江太子矶水域段时,因遭遇风浪或触礁等事故而沉没。铜钱沉入水下后,很快被积砂埋藏,江底又有几十米深水的强大压力,在无氧的情况下,铜钱得以在多年后仍然保持原初完好的品相。
而这16吨品相完好的崇宁通宝绝大多数都流入了收藏市场,铜钱出水后,众多币商在码头疯狂收购,再运往外地转售,这在收藏圈中曾引起不小轰动。有位参与收购的朋友回忆,当时这些崇宁通宝品相好的是1元一枚,不挑品相的是5角,反观现在的价格,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目前收藏圈普遍认为,这次长江枞阳段一次性出水数量庞大、且未经流通的崇宁通宝,在全国尚属首次,这也对当地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参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