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英王陈玉成,大伙第一印象就是他义气十足,经常解救战友于危难之际,如其被俘虏时所言:“哪里有危险,哪里妖兵多,我就去哪里支援”,如今“天国失去我,江山也就失去一半”。客观地说,陈玉成确实够义气,老乡李秀成受困桐城,他出兵救援;李秀成两次受苦浦口,也是陈玉成出兵帮助。但是,陈玉成毕竟年轻,成名时不过17岁,被俘虏遇难也就26岁,做事情还是欠考虑。
年,内外交困中的韦俊渡江投靠李秀成,但陈玉成却公开出兵拦截,封锁长江,挑起“和州兵变”,韦俊被迫投降清朝。韦俊,何许人也?陈玉成曾经的上司,陈玉成在武昌一战成名,就是韦俊指挥,史称二克武昌之战。韦俊对陈玉成有恩,陈玉成不但未感激,还公开出兵截杀,原因何在呢?
天京事变,韦俊处境被动
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镇守武昌的国宗韦俊倒了大霉。韦俊,北王韦昌辉弟弟,太平天国最能打的“国宗”,属于攻防兼备型战将,两次攻克武昌,击毙湘军创始人罗泽南,威震敌胆。天京事变时,韦俊正在守卫武昌,与中兴名臣胡林翼作战,并未卷入内部厮杀。
镇守湖北武昌,也未能置身事外,因为兄长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氏宗族备受各方责难。此时,韦俊既要承受家人遭受杀害之痛苦,又要面对被韦昌辉杀害者家属之痛骂;撤离武昌后,洪秀全还要治他丢失武昌之罪,内心之煎熬是可想而知。
处境被动,但韦俊还是坚守底线,屡次拒绝清朝“招抚”。湖广总督官文在奏折中说:“甘心死据,终无悔心”,也是一条汉子。撤离武昌后,韦俊转战皖南,进入江西,在新圩击败刘长佑(后来提出远征日本的悍将),暂时稳住吉安局势。
杨辅清回归天京,洪秀全为拉拢人心,打击韦俊
洪秀全不顾青红皂白,非要治丢失武昌之罪,韦俊也是无奈。要知道,武昌丢失根本原因是天京事变,而事变根本原因是洪秀全、杨秀清之间矛盾激化,怎能怪到韦俊头上呢?幸运的是,韦俊手握重兵,李秀成又为他求情,洪秀全也不敢下手,否则难免会内战一场。
年秋,杨秀清弟弟杨辅清、杨宜清兄弟脱离石达开,从福建进入江西,再次回到太平天国怀抱。为拉拢人心,洪秀全对脱离石达开将士赏赐丰厚,还各种加官进爵。不久,杨辅清担任中军主将,名义上地位高于前军主将陈玉成、后军主将李秀成、左军主将李世贤、右军主将韦俊,可以节制全军。
杨辅清担任中军主将也没啥,问题是洪秀全划出皖南给杨辅清,且辖区与韦俊出现重合。杨辅清、韦俊之间有血海深仇,洪秀全居然让两人呆在一起,用意十分明显,韦俊随后就碰到了一系列麻烦。
韦俊渡江投靠李秀成,陈玉成支持杨辅清,公开截杀
辖区重叠,杨辅清仗势欺人,经常以中军主将名义号令韦俊,乃至公开霸占其领地,挑起不必要的冲突。韦俊呢?大局观比较强,处处妥协退让,杨辅清在东流遭受清军围攻,无法自己搞定,结果还是韦俊率军增援,才逃过一劫。韦俊以德报怨,而杨辅清非但不感激,还得寸进尺,继续挑衅对方。
年初,杨辅清更加过分,想要霸占池州,也就是韦俊总部。韦俊呢?武力解决的话,可以轻易搞定杨辅清,却没这么做。韦俊决定退出,率军渡江,准备去浦口投靠李秀成,避免内战爆发。杨辅清还是不罢休,率兵追击韦俊军团;陈玉成则支持杨辅清,派兵封锁长江,阻止韦俊渡江,挑起“和州兵变”,清朝钦差大臣胜保奏言:“贼于和州地界相杀戮”。
和州兵变爆发,韦俊彻底绝望了:留在太平天国死路一条,退隐山林也是死路一条,唯一出路就是投降清朝。换句话说,和州兵变,成了压垮韦俊最后一根稻草。
陈玉成领地意识浓厚,又太过年轻,做事欠考虑
杨辅清打击韦俊,可以理解,比较两者有血海深仇。那么,为何陈玉成非要出兵拦截呢?要知道,韦俊曾经是陈玉成上司,前不久还一起进攻河南,彼此之间没啥仇恨。主要原因两点。首先,陈玉成领地意识浓厚,韦俊军团四万多人,若是投靠李秀成,则江北基地势必会被李秀成控制,这对自己相当不利。
其次,陈玉成此时才23岁,太过年轻,做事有欠考虑,大格局不行。李鸿章评价陈玉成:“忠、侍、章、干诸王,皆与狗逆不合,外畏之而中恨之”,是啥意思呢?“狗逆”就是陈玉成(绰号“四眼狗”),他与李秀成、李世贤、林绍璋、洪仁干等人关系非常糟糕;大伙对他十分畏惧,又非常恨他。
陈玉成太过年轻,处处考虑自己切身利益,而忽视了队友感受。年,英王陈玉成不顾众人反对,让各路精兵悍将投入安庆之战“绞肉机”,大伙也是欲哭无泪。此时,陈玉成拦截韦俊,完全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很不地道。
当然,陈玉成没想到的是,安庆会战时,韦俊率兵攻破枞阳县,截断城内主要粮道,在他背后捅下冰冷一刀。胡林翼评:“安庆之要在枞阳,不得枞阳,即顿兵城下一二年,贼可徜徉自如,暇则来战,不暇则游行他处,我不能谁何也”,一语道出枞阳之重要性。对此,不知陈玉成做何感想。
韦俊渡江投靠李秀成,陈玉成公然出兵截杀,挑起和州兵变,真乃遗憾。太平天国灭亡,非湘军、淮军、楚军有多能打,而是自己内部出了问题;天下未定,强敌环伺,却热衷内斗,怎么会胜利呢。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