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六尺巷所在地是被称为“文都”的安徽桐城(包括今桐城市、枞阳县等),这里是雄霸清代文坛的“桐城派”故里。文脉赓续不断,如今这里依旧人才辈出。总人口75万的桐城地区,先后走出了多名博士、近20位院士,被誉为“院士之乡”。
以中国中古政治制度和历史地理研究蜚声史坛的严耕望;中国陶瓷膜产业和材料化学工程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徐南平;微分几何与微分拓扑学专家方复全;天宫一号、长征7号副总设计师程堂明......他们都是桐城人。
不夸张地说,在桐城,顶级知识分子的竞争以“乡镇”为单位,仅青草镇,现在就有3名院士和2名院士提名候选人。
“哥哥上大学之后,我们只有暑假才能在一起,家里条件艰苦,有时放假了他还要出去做工。”徐南平的弟弟徐清平回忆起小时候的时光,“我那一届,桐城在全省应该是考得最好的了,当时的大环境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
进入大学后,当班上同学“炫耀”自己是当地文科第二名时,徐清平“不留情”地说,“在桐城,文科第二名应该不是清华,就是北大。”由于家境困难,徐家大姐不得不辍学,但其余兄弟姐妹5人都是本科毕业。
方复全高中同学都昌胜回忆,“方复全家庭条件也是比较差的,但他初中就自学了高中的微积分。大多数院士都出自桐城中学,能出这么多院士,也是得益于桐城重教崇文的文化氛围”。
“穷不丢书,富不丢猪”,是桐城当地的一句谚语。这里有一座状元桥,是进入桐城文庙的必经之路。“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就是昔日桐城重视教育的真实写照。明清两代,共有名进士从这里走出桐城,出仕入朝。
历史上各个时期,桐城无不注重教书育人。被世人称为“桐城三祖”的姚鼐、方苞、刘大櫆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在教育上。曾国藩作为“桐城派”的中兴之士,兴建修复了湖南、安徽、江苏等多地书院,他的弟子吴汝纶学贯中西,当时被委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
“桐城派”人士的教育传统和理念,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甚至还影响着当代教育。吴汝纶于年创办桐城学堂,即桐城中学的前身。百余年间,一代美学宗师朱光潜,两院院士孙德和、慈云桂、陆大道,著名核物理学家疏松桂、方正知,哲学家方东美,历史学家严耕望......陆续从这里走出,名扬四海。
什么是氛围?大概就是这样春风化雨。什么是力量?也许就是这样润物无声。
现在,桐城正大力实施“文都英才”工程,通过培育“双创”带头人、搭建引智新平台、创新人才政策扶持、推进“技工强市”等措施,着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绵延千年,穿越古今。何谓成才之“道”?或许可以在桐城寻见答案。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丁一鸣;通讯员汪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