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家军”将领:投降清朝,却让人“理解”,诉说着太平天国的辛酸。
一、太平天国创立:“韦家军”的支持是关键
洪秀全意志不坚定,中途退缩,赐谷村传教失败后,跑回广东。冯云山拒绝服从命令,他独自一人深入不毛,在远离家乡千里之外的紫荆山区传教,以“一对一方式”拉拢了余人,为金田起义赢得第一桶金。
3年时间,冯云山得到了3千人,包括家属在内,力量还是很弱小。但是,仅仅一年之后,拜上帝教的人马就接近三万,增长了10倍,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原因何在呢?
金田起义的爆发,以及太平天国的创立,“韦家军”的支持是关键。都知道,冯云山所拉拢的人马,都是贫苦人民,以“烧炭”和“挖煤”为谋生手段,吃了这顿没下顿,“韦家军”则不一样。
年,冯云山再次回到紫荆山,路过金田村,韦昌辉决定支持他。韦昌辉是有名大财主,家族势力非常强大,他强大的资金支持,是金田起义成功发动的关键因素。
韦昌辉对于太平天国,就如同麋芳、糜竺对刘备,都是首席“赞助商”。金田起义所需要的钱粮、武器、弹药、刀枪等等,都是由韦家来操办。
有了韦昌辉强大的财力支持,冯云山如鱼得水,许多人纷纷参加拜上帝教,因为可以混口饭吃。乱世当中,能吃饱饭就能吸引人,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一年时间不到,拜上帝教由3千人增长到接近三万,这非常了不起。韦昌辉大力支持,他贩卖了所有家产,全部充入“圣库”,与大家一起分享资源。
所谓的“圣库制度”,是太平天国“天下为公”以及创建“人间天国”的产物。全体人员不能私藏财富,全部资源交给“圣库”,由国家来统一分配,这对贫困和无产的农民而言,非常具有吸引力。
年,金田起义爆发,地点之所以选择金田村,而不是拜上帝教的“发家地”紫荆山,与韦昌辉的关系很大。起义时,韦昌辉率先赶来“团营”,带了2千多人,全家、全族都参军。
包括家属在内,金田起义才2万人,其中6千是黄文金从博白一路招募而来,桂平、贵县的兵马并不多,“韦家军”的贡献可想而知。
正因为韦昌辉以及“韦家军”将领贡献太大,前来广西督师的钦察大臣赛尚阿、提督向荣,一度认为韦昌辉才是“贼首”,洪秀全“实无其人”。可以说,以韦昌辉、韦俊为代表的“韦家军”,是太平天国的根基之一。
二、韦昌辉、韦俊文武双全,却被洪秀全抛弃
韦昌辉、韦俊的能力不必多说,绝对是一流人才,碾压石达开。西王萧朝贵阵亡之前,韦昌辉都是独当一面,屡立战功,令清军闻风丧胆。萧朝贵阵亡长沙,杨秀清打压实力派“老二”韦昌辉,石达开得以崭露头角。
再则,镇守京师如此重大的任务,也是交给北王韦昌辉。此时,江北大营、江南大营总计7万兵马,对京师虎视眈眈,韦昌辉若没有一点本事,杨秀清岂能让他承担此事?
韦俊更加不用说,两次攻克武昌,并镇守城池,陈玉成都是他麾下悍将。定都天京之后,武昌、九江、安庆是拱卫京师的战略重镇。其中,武昌被誉为长江的“心腹”,也是湘军、太平军争夺的焦点。
湘军一流主帅胡林翼在武昌城下差点被韦俊活捉,罗泽南被一炮打死,李续宾只能采取“围困战术”,很少跟韦俊打硬仗。“韦家军”镇守武昌,拖住了湘军的主力,石达开得以横扫江西,杨秀清得以摧毁江北大营、江南大营。
韦昌辉、韦俊兄弟战功显赫,能力强悍,而且对洪秀全忠心耿耿。东王杨秀清表演“天父下凡”,准备杖责洪秀全40大板,没人敢求情。此时,只有韦昌辉跪地痛哭,要求承担过错,代替处罚。
年初,杨秀清强迫洪秀全册封“万岁”,不臣之心非常明显。洪秀全联手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策划诛杀杨秀清。正如李秀成所言:“北王、翼王密议,诛杀东王及其兄弟三人,其余皆不得多杀。”
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韦昌辉遵守协议,率兵“勤王”,诛杀杨秀清。石达开并没有来,他躲在湖北洪山大营,坐山观虎斗。危难时刻,还是韦昌辉比较靠谱,绝对支持天王。
遗憾的是,洪秀全没有及时发布“圣旨”,承认事变的合法性。韦昌辉成了杀害“天父”杨秀清的凶手,破坏“兄弟团结”的恶魔,人人得而诛之,处境非常被动,导致局势失控。
“只杀兄弟3人,其余皆不得多杀”的协议无法遵守,事变扩大化,2万多人死于内讧。但是,远离京城,继续与湘军在武昌死磕,且拒绝投降胡林翼的韦俊倒了大霉。
洪秀全没有发兵救援武昌,坐视韦俊战败。12月,韦俊突围而出,主力完好无损,且继续转战安徽,镇守池州。洪秀全大怒,说他放弃城池,扬言要处死韦俊,李秀成求情,才得以躲过一劫。
年,韦俊攻入江西,救援吉安,在新圩击败湘军名将刘长佑,湘军战损三千余人。刘长佑走投无路,拔刀准备自刎,被刘坤一制止,狼狈而逃。后来,刘长佑在宝庆击败石达开10万大军,并进入广西追杀翼王,石达开灰头土脸。
随着石达开的出走,“首义五王”时代成为过去,韦俊挑起了重任。如果洪秀全能安抚韦俊,给予他足够的温暖,太平天国将会是另一番景象,可惜洪秀全做不到。
年,杨辅清从福建脱离石达开,回归太平天国。杨辅清,东王杨秀清的弟弟,为人睚眦必报,没啥大局观。为了争取更多将领离开翼王,洪秀全册封杨辅清为“中军主将”,地位在韦俊、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之上。
杨辅清职位高,韦俊没有怨言,问题是洪秀全派他来安徽抢夺领地,故意挑起冲突,这就不对了。杨辅清在广德被湘军围攻,韦俊不计前嫌,率兵解围;杨辅清却恩将仇报,经常挑起摩擦,还想霸占池州,反客为主。
退一步海阔天空,韦俊兵力强大,却不愿继续内斗。为了避免冲突,韦俊率兵渡江,准备投奔李秀成,把池州“送给”杨氏兄弟。谁知,陈玉成、杨辅清两人居然派兵拦截,封锁长江航道,挑起了“和州兵变”,太平军再次相互厮杀,令人痛心。
“留下一线,日后好见面”,洪秀全、陈玉成、杨辅清却把事情做绝了,韦俊无路可退。如果单干,石达开就是下场,一败涂地,如同丧家之犬;躲入山林,清军轻易捉拿,全族都遭殃。想来想去,也只有投降了。
三、韦俊转投清朝,曾国荃“理解”他,没有为难
年,韦俊率3万兵马投降清朝,但难度很大,并不顺利。韦俊干掉了曾系湘军二号人物,兼曾国藩好朋友罗泽南,曾国藩不能原谅他,不接受投降,要杀掉他。
曾国藩怒气未消,起了杀心,但此时他没实权。湖北巡抚胡林翼,咸丰皇帝倚重的大帅,为人心胸宽广,能力强悍,是清朝“中兴基石”,他接受韦俊,即便韦俊在汉阳差点干掉他。
韦俊投降,所部被遣散,只留下3千人马,但他没怨言,得以保命就不错了。韦俊低调做人,曾国荃、鲍超都很喜欢他,但曾国藩不一样,经常直呼其名,对罗泽南之死耿耿于怀。
作为投降清朝的“见面礼”,韦俊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年,曾国荃、韦俊联手攻打枞阳县,夺取安庆的东大门,截断粮道。此战,曾国荃、李续宜差点招架不住,韦俊死战不退,陈玉成最终无法收复失地。
陈玉成封锁长江,韦俊不能原谅他,况且陈玉成是他一手栽培的。安庆陷落,陈玉成败亡寿州,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但是,对李秀成,韦俊则极力避免作战,经常借口“生病”。
陈玉成死后,李秀成独自支撑大局,面对曾国荃、鲍超的劲旅,隶属曾国荃麾下的韦俊却每次都“成功”避开战斗。韦俊良心未泯,知恩图报,曾国荃、鲍超本身也是豪爽之人,他们理解韦俊的难处,也没苛责。
曾国藩对韦俊有怨言,曾国荃还经常为他说好话。曾国荃杀人如麻,许多太平军将士都死在他手中,屠杀降兵之事没少干,却能“理解”韦俊。从侧面看,此举也表明韦俊之前在太平天国所遭受的待遇。
年,曾国荃攻克南京,太平天国灭亡。韦俊返回广西,不被乡亲接受,他想捐钱修筑桥梁、道路,村民都嫌弃。韦俊长叹一声,返回芜湖养老,得以善终。
纵观韦俊的一生,他与芜湖之间的交集并不多,为何选择在这里养老呢?笔者认为,韦俊想找回某种“归属感”。李秀成、李世贤曾镇守芜湖,他们在韦俊最艰难的日子,给予他温暖、支持。
天京事变后,由于韦昌辉的滥杀,韦俊非常被动,成了他人泄愤的对象。李秀成兄弟不但理解他,还给予足够的关心、温暖。在芜湖,韦俊与李秀成兄弟促膝而谈,诉说自己内心的痛苦。
李秀成、李世贤兄弟早已不在人世,但芜湖却有韦俊的美好回忆,是他在太平天国时唯一值得纪念的东西。年,韦俊在芜湖病逝。与韦俊一起投奔胡林翼的“韦家军”将领,大多居住在宣城,后裔众多。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