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在周兰兰的画纸上,山水花鸟落笔成了一首首田园诗,社交账号上多名“粉丝”,通过她的笔墨,感受安徽的风景与诗意。周兰兰是铜陵市枞阳县钱铺镇虎栈村村民,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自幼喜欢写写画画。五十四岁能再度拿起画笔,周兰兰最感谢的还是“安徽好人”、钱埠镇龙山小学教师臧勇。钱埠镇地处铜陵市最高峰三公山脚下,苍翠幽深的“万亩竹海”与向阳山坡上的成片茶园共同构成了绝美的山林画。然而,受地理环境限制,村里不少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周边三所乡村小学的学生中70%都是留守儿童。臧勇在陪孩子们读书在山里教书24年,臧勇最深刻的感受之一,是孩子们对阅读的强烈渴望和因为缺少阅读资源和指导而导致的“不会读、读不懂”的尴尬。身为语文老师,臧勇看在眼中,急在心里。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年,臧勇自掏腰包,投入近7.5万元筹建“三公精舍”乡村图书阅读点,投放余册图书,免费向村民和儿童提供阅读和借阅服务。阅读点位于校车接送点附近,每天清晨和傍晚,学生们从书屋到学校,又从学校到书屋。他们在这里阅读、画画、写作业,碰到不会的难题,还有臧老师帮忙解答。慢慢地,一些住得远的孩子也加入了读书队伍。“我这里的书,都是经过挑选的,以文学经典、科普以及少儿国学读物为主。每天清晨,孩子们叽叽喳喳,嘻嘻闹闹在这里翻完两页书,再去上学。放学回来,可以读一首诗、读一篇散文再回家。我想,如果学习能一直是这样快乐、轻松,他们也能在不知不觉中种下‘读书的种子’。”臧勇说,一些孩子从小父母不在家,没出过门,胆子很小也不敢跟人说话,书社是一座桥梁,链接起村里的孩子和山外的世界。“书社里有浓厚的阅读氛围,也有阅读的‘伙伴’。我会领读,他们也会相互讨论。我希望这群孩子在这里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知道知识不是冷冰冰的,通过读书,做一个懂‘礼’的人,做一个对未知充满好奇的人。”“烟火味书香味”,来这里读书的学生黄睿为书屋留下“墨宝”;在书屋学会包粽子后,六年级学生王嘉乐交到了很多朋友;被写满的借阅登记册上,小读者王宇晨“手动”画下表格,附上工工整整的借阅记录……孩子们在书籍的滋养下慢慢成长着,臧勇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有时路上碰到过一群不认识的孩子离老远大喊‘臧老师好!’‘臧老师我们都在您的书社读过书!’当时我就觉得书社办对了,再辛苦都要继续办下去!”臧勇在“三公精舍”整理书籍不光是学生,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开始知道山脚下有一家“三公精舍”,一些村民路过书室,见不要押金,也会在这里阅读或者登记借阅。周兰兰便是通过“三公精舍”再度与绘画结缘的。两年前,干完农活的周兰兰路过书社,偶然看到书架上有名人书画册,便立马借了回去。“还书的时候,她问我书社还有没有别的绘画书籍,我才知道她的情况。由此,我们专门购买了一批艺术类书刊。这个事情也启发了我们,不仅是学生,村民们也需要阅读,他们也有对美的追求,有深层次精神文化需求。”臧勇说。年10月,臧勇又拿出7.5万元租借了新场地,添置了桌椅、文具。目前,三公精舍阅读面积已近平方米,藏书约册,还不定期邀请专业老师来书社开展古筝演奏、书法教学、阅读讲座等文化活动。“以前闲下来还去打打牌,跟邻居聊闲天,现在一有时间就想画画,每天晚上再困都要画两笔。”随着周兰兰“画技”不断提高,臧老师还打算等她的画作再多一些,“办一个咱村里‘画家’自己的画展!”“三公精舍”名气越来越大,很多人听说这里后,都主动联系臧勇,要求送书、送活动下乡,许多孩子在这里受到音乐、美术、书法、体育的启蒙。而为了让更多山村孩子有书读,臧勇还采取公益捐赠、定期轮换图书的方式,构建三公精舍“漂流书屋”。“‘三公精舍’取自‘三公山’,最初的想法就是希望村民和孩子们在三公山下,在自己生活的地方找到精神的栖息地。”作为有着24年教龄的乡村“大先生”,臧勇说,其实自己每天琢磨的事情都很具体,比如“这学期古诗教学怎么设计才能让学生理解作者”“童话怎么给学生讲”以及“书屋是不是还需要添置东西”“下一次给孩子们安排什么文化活动”等等。臧勇说,现在孩子们不缺吃不缺喝,新修的校舍和智慧学习终端一应俱全,作为乡村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让孩子们从心里爱上读书,爱上学习,爱上传统文化,“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只是想尽自己所能,让我们的孩子感受到乐趣,让我们的孩子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更有力量。”(记者陈欣然)记者手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新时代,乡村教师不再只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承担着乡村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重任,承担着知识传播、以文化人、塑造文明乡风的重任。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横埠镇龙山小学教师臧勇多年如一日,执教山村小学,在三尺讲台上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着山里孩子的品格、品行与品味,而他自掏腰包建起的农家公益书屋,也为孩子和村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化可能。诚如臧勇所说,人生路上,只要出发,就有风景。这位乡村小学老师从一件件具体而琐碎的小事出发,让教育回归生活,让读书成为风尚,让文明成为乡村振兴路上最美的风景,他用自己的努力,最终把“诗意的栖居”变成了“栖居的诗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