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位于江淮之间,每年的六月份,正值初夏,也是梅雨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这时做酱是每家一门必修课,和冬季腌白菜萝卜一样普遍。后来由于商品酱油的上市,加上农村青壮年陆续涌入城市,家乡传统做酱便逐渐退出阵地,实在令人惋惜。然而值得欣慰的是:邻居巢湖手工制酱已成“非遗”。因为它的精髓同我们老家一脉相承。
言归正传,那做酱为何要选择在梅雨期呢?因为其时气温介于摄氏二十度至三十度之间,为做酱提供了理想的温度条件。再者此时雨水增多,天气湿热,最适合黄曲霉菌生长。三是做酱的主要原料小麦、蚕豆等,已收获归仓,可谓万事俱备,只差动手制作。
做酱的上等原料当属蚕豆,其次是大豆,小麦也可以。无论选择哪种原料,都要先给它洗净,蒸熟。出锅后,将其摊在簸箕里,冷却后盖上带露水的黄荆枝叶。有人也用麦秸草或带露珠的艾草覆盖,都可以,百花齐放嘛。把酱饼放在室内避光阴暗处,一两天,它便长出白毫毛。大约五六天后,霉菌逐渐由白变黄再变绿,说明它霉足了,需要拨云见日。于是它同太阳亲热一两天,霉饼便干了。
把干饼拿回家扳成小块,再用石磨碾碎,粉末宜粗不宜细。酱粉一定要放进瓦钵或陶瓷钵。不过那时不锈钢和塑料器皿,在鄙乡还没问世,倒也给晒酱增加了安全性。当时,我们每家每户都专用县级国企小缸窑烧制的盆钵罈罐。
接下来加入适量的盐和冷开水,搅拌成稀糊状,即可放到太阳底下酿晒了。老家那个时代没通自来水,更甭提矿泉水啦!但父辈们还是挺讲究水质的。在附近寻找活水源,提取上风头的水,回来经过沉淀,再烧开放凉,保证了酱的天然纯净。
晒酱的地方,一定是每家日照最好的位置一一院墙顶上,石头垒砌的墩子,或晒场中央木架上。讲究的人家钵口还蒙上一截渔网或蚊帐纱,以防蚊蝇飞鸟的侵蚀。酱白天接受太阳的炙烤,夜晩享受露水的滋润,极致地完成发酵。酱不能淋雨,所以在雨来临前,有的将酱钵端回室内,有的罩上盖子。雨过天晴接着晒,一般从芒种晒到白露或更晚。酱在晒的过程中,主人要经常上下翻动酱糊,以保证中下层也能公平地汲取日月精华,成就质的鲜美。
酱大约经过四周左右的酿晒,它体内的芳香烃开始发挥魅力一一颜色由浅入深,黑里透红,油润发亮,散发出淡淡的幽香。时间越长,香味愈浓愈醇。
酱晒好后,收藏也不容忽视。老家人总是选择大肚小口的瓦罐或瓷罈,用干荷叶和布块包扎封口,再罩上盖子。每家的厨房,都有一个带盖的小酱钵子,方便整取零用。
家乡传统手工制出来的酱叫做“板酱”,其中极品是蚕豆酱。因为蚕豆成分均衡,有淀粉,也有植物蛋白和植物油。淀粉发酵生成糖分和谷氨酸钠,主甜;植物蛋白发酵主要生成氨基酸,主鲜;植物油生成芳香烃,主香,所以蚕豆是天生的“将才”。它做出来的酱,甜、香、鲜,还有人为添加的咸味。四要素聚于一身,很是霸道,因此在烧菜过程中,它只能当配角,限制它的“权力”,不能让它喧宾夺主哦!
家乡红烧鸡鸭鹅,排骨或猪大肠,虾子炒辣椒,鱼头笃豆腐,还有红烧冬瓜、茄子、萝卜等,都离不开板酱的恩宠。家乡一道道荤素菜,只要你尝过,便回味无穷,难以忘怀。不信,看看家乡的流行语:没有汤,没有菜,只要有板酱,也足见板酱与家乡父老结下的不解之缘多么深厚!
写到这里,笔者认为:酱不仅仅是酱,而且是一种传统,一种家乡的味道,一种饮食文化,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向往,更重要的是寄托着游子对家乡刻骨铭心的眷恋……
审阅:徐冬元
简评:中国民间做酱传统已逾千年,至今传承,绵延不绝。这是民间的美食智慧,更是一种难以磨灭的乡土记忆。
终审:严景新
作者:笔名田园牧歌,本名高志明,男,上世纪五十年代甲午生人,现居广州。系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乡村退休教师,文学爱好者,《中国乡村》认证作家。尝试以不同方式组合文字,记录身边的风物趣事。
编辑:卜一
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