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安徽省铜陵市辖县,地处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北岸。年2月,分桐城县为桐城、桐庐两县,桐庐县辖区即为今枞阳县境,县城初设项镇铺,后移汤家沟。年,改桐庐县为湖东县。年,县城迁入枞阳镇。年7月1日,恢复汉时县名——枞阳县。年1月,枞阳县正式由安庆市划归铜陵市管辖。年12月28日,入选“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年,入选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浮山浮山,又名浮渡山,位于铜陵市枞阳县浮山镇、长江北岸的白荡湖滨。最高峰海拔米,面积15平方公里。浮山是一座沉睡亿年的古火山。遗存下来的火山口、火山钟、火山渣(符石)及溶岩流向,龟裂纹路和断层裂隙,均为全国罕见。浮山又是一座佛教名山。早在晋梁时期,浮山就建有寺庙。晋梁以后,经过开发,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如孟郊、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黄庭坚、左光斗、张英、方苞等。年,安徽省正式公布浮山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同时申报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年底,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浮山,又名浮渡山,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长江北岸的白荡湖滨,行政隶属于铜陵市(年前属安庆市)枞阳县浮山镇。最高峰海拔米,山体大致沿南北向展布,面积15平方公里。妙高峰,位于浮山之南,海拔米,是景区第一峰。峰左有抱龙高耸,峰右与戗山相连。两旁若翼若拱,显示妙高博大伟丰。峰下昔有大华严寺,为江左名刹,后废于太平天国时期的战火。飞来峰,紧依妙高峰,绝壁悬崖,如斧劈刀削。石壁之上,一奇石如古之峨冠架在危石之上,有腾空之势,有下坠之危,故石名“飞来石”,峰名“飞来峰”。从浮山中学东侧上眺此石如“蓝天耸玉葱”,又似“海螺钉礁上”,奇幻异常。石下有缝隙透光,云气上升如炷香燃。石上刻有“何地飞来”四字,旁署“雍正四年刘珩群题刻”等字样。缥缈峰,在妙高峰下,飞来峰上,有一巨石如蘑菇,突出山表3米左右。上平如砥,“置身天半”四字刻其上,云蒸雾绕,石峰隐现,故称缥缈峰。登临此峰,可见江涛滚滚,白帆点点,平沙绣错、烟树迷离,人有羽化升天之感。如来峰,妙高峰东侧,一石耸立,如斧刻浮雕,常流瑶光玉气。自下上观,如大佛面东而坐,仪态万方,故名。文殊峰,一名闻虚峰,中折一罅,有泉喷流,注入垂虹井,夕阳西照,色彩纷呈。人立此峰,滴珠岩内悬瀑之声不绝于耳,故名“闻虚”。后因浮山成为佛教圣地,故皆误为“文殊峰”。文殊之半有绿萝岩,岩畔古藤纠结,与峰争翠,峭壁倚天,如笋拔地。立马峰在文殊峰之北。出金谷寺,左行二百步,迎面一峰垒石而立,中部洞穿,峰体如飞马凌空。上有“仙人床”,可卧可游。明月初上,峰幻变成兔,扑朔迷离,生机无限。此乃金谷、会圣两岩的往来要道,古称“盘谷关”,关上即为“立马峰”。翠微峰,在立马峰之北,下可通九曲涧,上可攀抱龙峰。南距望江亭数百米,北连会圣古刹和天池。峰顶古有“三友亭”,不知毁于何代,但满峰青翠,秀色娟然,云海日出,风光旖旎,故以“翠微”名之。西侧有一高地,为舞雩峰,峰上筑有“求雨坛”,久废,今仅存遗址。曲尺峰,靠翠微东北,抱龙之阴,一峰独立,高插霄汉,怪石槎牙,粗犷古拙。登其上则见湖水潋艳,云生碧岫。洞名藏丁,洞口藏于灌木丛中,鲜为人知。旁有两巨石,中裂一缝,是为浮山小一线天。峰下是曲直岭,岭下为枱华岗。岗附近有方氏三墓,即诰命夫人吴令仪,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及文学家方中德祖孙三代的墓冢,游人常到此瞻仰。吴芝瑛,清末女诗人,秋瑾的好友。秋瑾出国留学及回国办《女报》,均得到她的支持和援助。秋瑾牺牲时,她不顾安危,为其奔丧收葬,时人为之敬佩。芝瑛故居,在浮山西3公里处,名“鞠隐山庄”,系其父吴康之所建。康之,为吴汝纶从兄,少时因丧父母,在汝纶家长大,成年后历任山东宁阳、禹城、蒲台、武城、章丘、郓城等县知县,为官清廉。时值清末,外侮内忧,朝政日非。康之目不忍睹,则慕学陶潜慨然退居田园,并以渊明爱菊之意,自号“鞠隐”(菊、鞠,古通用)以示志,故名其居为“鞠隐山庄”。明朝末年,张献忠在桐城一带活动达十年之久。据旧志载:“祟祯之季,寇乱四方,居人思所以卫难者,结堡于浮城,其四围东西留两门。”此次浮山扎寨,因堡长为胡其芬,故名“胡寨”。太平军攻下安庆,浮山群众在当地封建势力的煽动下,结寨浮山,对抗太平军。其为首者占砻匠扎寨浮山,以戗山为小寨,成犄角之势。浮山佛教,始于晋梁。梁天监三年(年),武帝推崇佛教,沿江一带寺庙大兴。浮山地处江畔,山青水秀,石窟成林,自然成了建刹的宝地。当时“浮屠始昌,为室为堂”,一派生机。这个县城有“华东第一泉”,“江北小九华”,是国家园林县城庆云县的两座禅寺,是全国著名寺院、文化旅游胜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