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新华社登载新闻报道《铜陵:打造“三个课堂”课后服务显实效》。聚焦铜陵“非遗课堂”“运动课堂”“实践课堂”三个课堂。
内容如下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铜陵市坚持“一校一方案”,立足抓好课后服务“一校一特色”,建立特色多元的课后服务供给机制,抓好课后服务与文化传承、体育锻炼、动手实操等有机融合,着力打造“非遗课堂”“运动课堂”“实践课堂”三个课堂,不断促进课后服务提质增效。
铜陵市积极挖掘本地区历史文化内涵,发挥乡土资源优势,打造“非遗课堂”,促使课后服务与文化传承实现“双赢”。
每周三下午,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校园里总会传出打板、击鼓声。该校率先引入市级非遗项目“大鼓书”,在枞阳大鼓书传承人带领下,学生有板有眼地打着夹板,学习枞阳大鼓书传统曲调。该市郊区永升小学是首批“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推广项目——东乡武术”的传承学校,该校整合课程资源,将课后服务与东乡武术传承融合发展,打造极具地方特色的“非遗课堂”。
在教体融合“运动课堂”上
该市推进网球、足球、羽毛球、跳绳等10余种体育项目进校园,让每名学生掌握1-2项基本体育技能。结合冰雪运动项目推广,组织开展轮滑等特色鲜明的体育嘉年华活动。同时,该市积极完善学校体育赛事体系,依托“阳光体育”机制,引导全市中小学生参与田径运动会、体质健康大比武等体育赛事,通过学校、县(区)和市“三级赛事”,让广大青少年学生不断增强身心素质。
铜陵市坚持“校内+校外”同步走
打造“实践课堂”,促进实践教育和课后服务互补增效。增设科学实验、陶艺、剪纸等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鼓励具有资源优势的学校开辟校园农场,开设蔬菜瓜果种植等劳动实践课程。以“实践育人”为载体,发挥实践基地和营地的作用,常态化开展研学实践教育、寒暑假托管服务等活动,促进课后服务水平与实践能力共同提升,推进“五育”深度融合,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原标题:《打造“三个课堂”课后服务显实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