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税务报」
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十四五”时期,通过实施“技能中国行动”,新增技能人才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首次提出建设技能中国,意义深远。很长一段时间里,技能人才似乎越来越不受重视。年轻人宁愿送外卖送快递,也不愿踏踏实实学一门技术。享誉世界的“中国制造”正迈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但却缺少与之相匹配的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与此同时,招工难与就业难长期并存,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部分劳动者技能不足,达不到需求。培养、锻造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成为国家层面的紧迫任务。
制造业“往上走”,技能人才需跟上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今年7月下旬,人社部发布年第二季度全国最缺工的个职业排行,新进入排行的30个职业中,近半数与制造业、信息传输等行业相关。
在安徽省界首市,南都华宇电源有限公司一直在为招人发愁。今年该公司新上了6套连铸连轧设备和一机三模设备,需要工人有丰富的精密仪器操作经验。“上半年我们招录了多名技术工人,但仍有多人缺口。”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朱丽丽告诉记者,随着企业工艺水平不断提升和新一代生产线的批量投产,很多技术性岗位人才短缺严重。
南都华宇公司面临的问题并非个例。据当地税务部门年针对本地制造业发展现状展开的一项调研,受访的68户企业中,超9成反映存在招工困难、专业人才缺乏问题。
在“引才”优势明显的深圳,同样面临难题。“我国制造业正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数字化、智能化的制造业需要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但现在制造业吸引人才已面临‘找不到、招不来、留不住’的‘三难’局面。”富士康科技集团技术能手杨飞飞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也是扎根一线15年的技术工人。他表示,目前制造业产业工人年龄断层问题突出,而且相比“引才”而言,在“育才”方面力度不足。
截至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约万人,占比近30%。但从实际情况看,技术工人短缺问题仍比较突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据工信部、教育部调查显示,仅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到年技能人才缺口就将近万人。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徐宁认为,随着我国制造业企业持续优化升级,特别是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符合企业要求的复合型技术工人会呈现供不应求态势。“技能中国行动”的实施,刻不容缓。
缓解就业矛盾,供需匹配要解决
今年前7个月,我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4.7%。其中,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成为今年稳就业保民生的亮点。
最近,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永龙木业有限公司高薪引进了两名高级技工,来操作新购买的一台数控机床,吴邹海就是其中一位。他告诉记者,如今在基础制造业中,技能工人的地位越来越高,“以前是我们到处找工作,现在成了‘香饽饽’。”据了解,当地乡镇一般工人的月薪在元~元,专业人才的月薪则在10元~1元。
“我们不缺普通工人,但具备高级资格证书和熟练操作技能的高技术人才,非常紧缺。”永龙木业公司负责人王永平表示。
南都华宇公司总经理薛建民也告诉记者,一方面成熟技能人才“太难抢”,另一方面新招来的技工院校毕业生又缺乏劳动经验,至少需要五六个月才能独立上岗,如果技术想成熟一些的话,则要培养更久,但很多人还没进入下一阶段,就不干了。
近年来,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其根源就在于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不匹配。需求越来越高,供给却没能跟上。
技工院校是技能人才特别是技工队伍的重要来源地。安徽六安技师学院院长许涛表示,“对接市场需求精准培养”是技工院校生存发展的重要路径。目前,该院建有校外实训基地48个,与中国中车、富士康等一批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实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许涛认为,职业教育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技能培训是培养技能人才、提高就业质量的另一条重要路径。杨飞飞告诉记者,在实际操作中,不少企业受制于成本压力、产业工人受制于收入等问题,并没有很好地参与到技能提升中。技术型企业可以实施新型学徒制,引入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协同开展培训,既能降低人才培养成本,也可以提高员工技术能力。
形成政策导向,财税支持应有为
地方性的行动开始得更早一些。
年4月,安徽省政府发布《支持技工大省建设若干政策》,提出充分发挥技工大省建设对制造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从省级层面部署技能人才培养。几年来,该省着力构建职业培训“大格局”,巩固技工教育“主阵地”,培育技能人才“大队伍”。
这其中,财政投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安徽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副处长庄雪峰介绍:“比如,我们建立了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省级基础目录,区分四个类别个工种,按不同课时要求给予元~0元补贴。同时,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工智能等涉及的新职业工种纳入目录。”
对技校和参与技能培训的企业均有补助。比如,实施新技工系统培养民生工程,按招生人数给予学校补助;支持民办及企办技工院校建设,给予办学经费支持;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提高财政补贴标准。
自年以来,安徽省财政连续5年安排技工大省专项经费,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万人次,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总量分别增至.6万人、.8万人,2人获中华技能大奖,评选产生17名全国技术能手,66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越来越多技能人才享受到户籍、薪资方面的优待。深圳自年起开始实行高技能人才入户准入制,每年吸引高技能人才超10万人。作为深圳市数字经济先行区,龙华区从年开始推出“十大工匠”评选活动。入选者每人可奖励5万元,还有机会获得骨干技能人才30万元补贴以及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扶持。
此次《方案》的发布,将使地方实践形成合力,汇聚成支持技能中国未来发展的人才力量。
面对这一波“新风口”,受访者也对财税等政策支持有了更多期待。深受招工难困扰的薛建民告诉记者,希望国家能充分考虑技能人才就业的重要性,参照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优惠等政策,出台专门支持技能人才就业的税费优惠政策,同时提高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比例。
王永平也希望,政策对企业引进和培养技能人才能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倾斜,同时通过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助力企业更好地发展,以吸引并留住更多“金凤凰”。
(参与采写的还有:杨烽周琰郑刚胡劲汉)-09-:00:00:0本报记者李萍许蒙亚陈俊峰“十四五”我国有望新增技能人才万人以上培养“大国工匠”挺起中国制造脊梁/enpproperty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892.html